14岁少女因病猝死,遗体下葬七小时后失踪,24年后“死而复生”_周利珍_徐杭平_徐苏平
人死后能复生吗?
对于已经离世的亲人或朋友,许多人心中难免抱有幻想,盼望他们能够重返人间,站回我们身边。尤其是在亲人的离去后,那份痛失的情感总让人希望他们能够重生,再次拥有生机。然而,幻想总是虚无的。毕竟,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,死亡更是无法逆转的事实。对于已故亲友来说,另一个世界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。
但在1976年,湖南省浏阳市社港镇的晨光村,竟然发生了一桩离奇的“死而复生”事件。
“这是…出家人吗?”
1999年,周利珍搭乘船前往广州,在船上偶然看到了一个坐在她旁边的老人。老人面庞肃穆,光秃的头顶上赫然印着九个白点,显然曾是个和尚。尽管船上的喧嚣嘈杂,这位老人却安静地坐在那里,毫不受影响。他的神态并不像普通老年人那样显得衰老,反而面色红润,精神焕发。
展开剩余87%周利珍从未与出家人有过深交,而此刻,她距离这位老人的距离极近,内心忍不住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——仿佛自己遇到了一个德高望重的高僧,她心里不禁窃喜,认为这是自己好运的象征。
不过,周利珍并未直接去打扰老人,只是与同行的朋友聊起了家乡的话题。没想到,这时老人突然睁开了闭合的双眼,打破了她的思绪。
“你知道晨光村吗?”
“你是说社港镇的晨光村吗?”周利珍愣住了,随即点了点头,因为她们一行人此行正是从晨光村附近的村子出发。
老人脸上的神情瞬间变得异常热切,嗓音洪亮,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周利珍。老人自称姓洪,原来他曾经去过晨光村,并在那儿发生过一件奇异的事情。
“麻烦你帮我把这封信交给那家人。”
当晚,老人急匆匆地写了一封信,交给周利珍,恳请她转交。周利珍答应了,心中还感到一丝莫名的紧张和期待。然而,经过一段愉快的旅行之后,周利珍逐渐忘记了这件事。直到回到湖南,因个人原因,她赶赴广州工作,信件也被遗落在了行李中,最后在一番折腾后丢失了。那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就这样沉寂了。
信失而无望,记忆未曾消散
转眼间,已经过去了一年。回到家乡后,周利珍才想起了那封信的事情。她焦急地翻找行李,却根本找不到那封信。虽然她没有记住信中所有的内容,但她依然记得老人所提到的一些关键信息。
2000年,周利珍急匆匆赶到了隔壁的晨光村徐家。徐家此时的主人是徐杭平,他看着周利珍,不禁感到有些疑惑。
“你是徐杭平吧?”
“你姐姐或许还活着!”
这句话如同一颗炸弹在徐杭平的内心爆炸开来。他瞪大眼睛,不敢相信。
“不可能!”
然而,几秒钟后,他的表情由震惊转为平静,但眼中依然闪烁着一丝期待的光芒。
“我亲眼看着姐姐死去,也亲手把她埋下的。”
周利珍当然听过这个故事。她记得当时徐苏平才14岁,死于病重,那个年纪的生命离去总让人不免感到悲伤。但她想起了那位老人的话,不由得信服起来。
“老人告诉我,他曾救过一个名叫‘徐苏平’的女孩。”
“老人遇到她时,正在一个旧坟地,土层不深。”
“对了,他还提到徐苏平有一条腿有点瘸。”
随着周利珍回忆起更多细节,徐杭平的脸上愈发露出了激动和惊讶。毕竟周利珍并不是他们的亲戚,怎么会知道这些私密的细节?如果没有真正的真相,他姐姐怎么可能活着?
回忆让徐杭平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。他想到,1976年那个夏天,那个令他永生难忘的日子。
命运的拐点:油豆腐
“爸爸,我也想吃油豆腐。”
11岁的徐杭平看着姐姐面前的丰盛美食,口水都快掉下来了。家里贫困,常常是一餐清汤白水,油豆腐这种美味只能偶尔享用一次。
“去去去,那是你奶奶给你姐姐的。”
父亲的一巴掌打在了徐杭平的脑袋上,笑着打消了他的小心思。
家境贫困,油豆腐自然不是常吃的奢侈品。可徐苏平的身体一直不好,奶奶心疼她,特地为她准备了这份油豆腐。
徐杭平非常懂事,心里明白姐姐比自己更需要这顿美餐。谁曾想到,这一份油豆腐,竟成了姐姐命运的转折点。
吃饭间,突然间,徐苏平猛地站了起来,碰撞的碗筷发出清脆的响声,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
“囡囡,你怎么了?”
徐苏平的表情瞬间变得极为痛苦,她的双手开始不由自主地乱挥,甚至连碗也被打翻了。她的面色变得苍白,嘴边溢出了白沫。父母见状急忙上前,想要安抚她,却见她的症状越来越严重,脸色甚至有些青紫。
“怎么突然发病了!”
徐母泪如雨下,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之前一切还好好的,突然间就发生了这样可怕的事情。
这两年,徐苏平一直在求医问药,父母已经为她花费了大量的医药费。经过两年的治疗,徐苏平终于有了些许好转,大家都以为她的病情终于有了转机,没想到这一切的希望在一夜之间破灭。
看到姐姐痛苦不堪,徐杭平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,他的内心无比害怕。
“小杭,小杭!快去叫你邻居家的张叔叔找你伯父!”
听见父亲的命令,徐杭平不顾一切地冲出家门,跑向邻居家。
他大声地呼喊着:“张叔!张叔!快来救救我姐姐!”
张叔赶紧放下手中的饭碗,慌忙去通知附近的伯父和医生。大家都在急忙赶去,然而,因为交通落后,医生最终在二十分钟后才赶到。
发布于:天津市
